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新聞產業創新
News Industry Innovations 
開課學期
107-2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新聞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林麗雲 
課號
JOUR7089 
課程識別碼
342 M305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6,7,8(13:20~16:20) 
上課地點
新聞315 
備註
與陳順孝合授
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
總人數上限:15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72JOUR7089_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現在是媒體創新創業的新時代,傳統媒體日趨艱困,當大眾傳媒已往無法完全回應公眾需求,有些專業記者與公民紛紛創立新媒體或另類媒體尋求生機,或填補社會空缺。
新媒體百家爭鳴,各以不同的內容定位和營收模式開拓新路,甚至有些媒體在社會公益價值下,嘗試創新,開拓一條兼顧理想與現實的新路。如國外的Newsy、ProPublica、Spot.us、Global Voice,國內的上下游新聞市集、四方報、大誌、weReport、台大新聞E論壇等。
在這個巨變時代,新聞傳播系所的學生不僅要有就業力,更要有翻新傳統媒體、打造新型媒體的創業力。而如何兼顧公益價值與傳播創新,將是本門課的核心重點。
本課程將除討論理論與模式,並引導同學進行趨勢分析、個案研究及實作研發。希望結合理論與實務,由學生研發計畫提案內容,實際擬出傳統媒體創新、新型媒體創業的計畫,並且嘗試做出可行之產品。
成績評量除包括理論與模式的理解外,也將包括傳播創新實作(提案、成果、發表以及參與等)。 

課程目標
教學目標
針對新聞產業進行趨勢分析與個案研究,並透過實作由學生實際擬定創新計畫,進而培養學生之創業力。

每週進度及教學內容簡述
導言(第1~4週)
第一週:(1)課程簡介
(2)數位衝擊?新聞產業的社會角色與創新-1
第二週:數位衝擊?新聞產業的社會角色與創新-1
第三週:新聞產業的創新與想像
第四週:創業新聞學

第五週:學生企劃提案與討論(包含營運模式與市場定位)

新聞產業營運模式(第6~7週)
第六週:媒體營運模式(1)-主要趨勢與問題
第七週:媒體營運模式(2)-創新集資方式

媒體的市場定位(第8~10週)
第八週:媒體的市場定位(1)-大眾還是分眾?
第九週:報導者到行動倡議者?
第十週:業師對談與經驗分享

媒體運作(第11~13週)
第十一週:做自己的新聞內容(1)-數位敘事、資料新聞
第十二週:做自己的新聞內容(2)-內容策展
第十三週:打造自己的新聞平台-紙本、網站到社群

內部成本與外部行銷(第14~16週)
第十四週:媒體運作成本與營收
第十五週:掌握閱聽行為-流量分析
第十六週:社群經營與行銷-串聯粉絲∕開放編輯室

第十七週:獨立記者之路?
第十八週:生態共榮:分進合擊互利?
第十九週:學生企劃成果發表

一、 指定閱讀(請詳述每週指定閱讀)
導言(第1~4週)
第一週:(1)課程簡介
(2)數位衝擊?新聞產業的社會角色與創新-1
1. Anja Kroll(2015). The Role Of Journalism In The Digital Age. Reuters Institute. Online: http://reutersinstitute.politics.ox.ac.uk/sites/default/files/The%20role%20of%20journalism%20in%20the%20Digital%20Age.pdf
2. 何道寬譯(2014)。《新新媒介(第二版)》。上海:復旦大學。(原書 Levinson, P. [2013]. New New Media. Boston, Pearson.)

第二週:數位衝擊?新聞產業的社會角色與創新-1
1. Bowman, S. & Willis, C. (2003). We Media: 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. Online: http://www.hypergene.net/wemedia/
2. CAGE, J.(2016). News is a Public Good. Nieman Reports. Online: http://niemanreports.org/articles/news-is-a-public-good/
3. 林麗冠譯(2010)。《消息經濟來了:數位內容正這樣改寫世界,不參與、就淘汰》。台北市:大是文化。(原書 Doctor, K. [2010]. Newsonomics: twelve new trends that will shape the news you get. St Martins Press.)

第三週:新聞產業的理論與想像
1. Jarvis著,陳信宏譯(2016)。《媒體失效的年代》之〈後記 簡談新聞教育〉,頁282-292。台北市:天下文化。
2. Mitchell, A., Gottfried, J., Barthel, M., & Shearer, E.(2016).The Modern News Consumer. Pew Research Center. Online: http://www.journalism.org/2016/07/07/the-modern-news-consumer/

第四週:創業新聞學
1. Briggs, M. (2012). Entrepreneurial journalism : how to build what's next for news. Los Angeles Thousand Oaks: Sage ; CQ Press.
2. 基納忠著,吳萬偉(2011)。〈 創業新聞學:一門嶄新的新聞學課程〉。《青年?者》2011年 16: 84-85。
延伸閱讀
1. 周欽華 (2014)。〈重量級創投 Marc Andreessen:機會在新興國家?軟體?創業、教育及政治動盪〉。《有物報告》。上網日期:2015年7月23日,取自 https://goo.gl/74ukgX


第五週:學生企劃提案與討論(包含營運模式與市場定位)
1. 胡元輝(2014)。〈超越校園-大學實習媒體轉型社區媒體之探討〉,《傳播研究與實踐》,4(2):55-92。

新聞產業營運模式(第6~7週)
第六週:媒體營運模式(1)-主要趨勢與問題
1. Myllylahti, M. (2014). Newspaper Paywalls: the Hype and the Reality. Digital Journalism, 2(2), 179-194.
2. 林照真(2015)。〈分析與批判傳統報紙在聚合現象中的角色:以台灣四大報紙集團為例〉,《中華傳播學刊》,(28):3-34。
3. 林照真(2014)。〈聚合對傳統報紙轉型的衝擊:《紐約時報》與《衛報》的比較研究〉,《新聞學研究》,(120):1-45。
延伸閱讀
4. 張宏源(2010)。解析傳播產業價值鏈與營運模式之轉變─台灣數位匯流傳播產業廠商之個案分析。台北:上大出版。

第七週:媒體營運模式(2)-創新集資方式
1. Liu, Louis(2016).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rowd-funding journalism in China, Taiwan and the UK. Reuters Institute. Online: http://reutersinstitute.politics.ox.ac.uk/sites/default/files/A%20comparative%20study%20of%20crowd-funding%20journalism%20in%20China%2C%20Taiwan%20and%20the%20UK.pdf
2. 胡元輝(2012)。〈網路再造調查報導新契機?-美國新興非營利新聞組織經營模式的探討〉,《傳播研究與實踐》,2(2):67-99。
3. 胡元輝(2012)。〈新聞作為一種對話-台灣發展非營利性「協作新聞」之經驗與挑戰〉,《新聞學研究》,(112):31-76。
4. FlyingV團隊、經濟日報記者群 (2014)。《 我挺,你做得到! 群眾募資:30個成功個案的15個關鍵秘訣》。 台北市:經濟日報。
延伸閱讀
5. J. Elkington著,廖建容譯(2010)。《一個理想X 10種創新=社會企業是門好生意》。台北:天下遠見公司。
6. 劉子琦(2015)。《英國社會企業之旅》。台北:新自然主義。

媒體的市場定位(第8~10週)

第八週:媒體的市場定位(1)-大眾還是分眾?
1. Harkin, J.著,陳琇玲譯(2014)。《小眾,其實不小:中間市場陷落,小眾消費崛起》。台北市:早安財經文化。
延伸閱讀
2. 蔡珮(2012)。〈台北都市原住民族群電視消費與族群認同建構之關聯性初探〉,《新聞學研究》,110:125-169。
3. 黃啟龍(2002)。〈網路上的公共領域實踐:以弱勢社群網站為例〉,《資訊社會研究》,3:85-111。
4. 張壁耕、殷大偉(2010)。〈分?化?代新媒体的作?〉,《新聞愛好者》,2010(10B):22-23。

第九週:報導者到行動倡議者?
1. 陳順孝(2014)。〈獨立媒體「小」革命一一自主、專注、公義的新聞實踐〉收錄在羅世宏、童靜蓉編《社交媒體與新聞業》,頁221-236。台北市,優質新聞發展協會。
2. 胡元輝等(2010)。《新聞革命進行式:全球崛起的公民媒體》。台北市:允晨文化。
3. Gillmor, D.(2006). We the Media: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, for the people. Online: http://oreilly.com/catalog/wemedia/book/
延伸閱讀
4. 陳順孝編(2015)。《新聞創業相對論》,第一章〈開拓專業活路:何榮幸 X 馮小非〉、第二章〈從社會運動出發:孫窮理 X 鐘聖雄〉、第七章〈策展型媒體:楊士範 X 鄭國威〉。台北市:優質新聞發展協會。
5. 葉蔭聰(2014)。〈當小媒體遇上社交媒體:「香港獨立媒從組織運作探討台灣制度化公民新聞的發展:以四家台灣新聞組織為例」,羅世宏童靜蓉主編(2014)。《社交媒體與新聞業》,頁185-198。台北: 優質新聞學學會。

第十週:業師對談與經驗分享

媒體運作(第11~13週)
第十一週:做自己的新聞內容(1)-數位敘事、資料新聞
1. Hartley, J.著,鄭百雅譯(2012)。《全民書寫運動》第五章〈數位說故事:自製媒體的專業性與規模問題〉,頁173-198。台北:漫遊者。
2. 林東泰(2015)。《敘事新聞與數位敘事》第11章〈從敘事新聞到數位敘事時代〉、第12章〈敘事新聞和數位敘事的時代意義〉,頁351-198。台北:五南。
3. 陳順孝(2008)。〈公民記者應是土著人類學家〉。《阿孝札記》,網址:http://www.ashaw.org/2008/05/blog-post.html
4. Dan Gillmor著,陳建勳譯(2005):《草根媒體:部落格傳奇》,〈序〉,頁A13-A19;第一章〈鑒往知來〉, 頁1-17;第五章〈人民的同意權〉,頁66-81;第八章〈下一步〉,頁117-128;第十二章〈作我們自己的新聞〉,頁175-178。台北:歐萊禮。
5. Harlow, S., & Salaverria, R. (2016). Regenerating Journalism. Digital Journalism, 4(8), 1001-1019
延伸閱讀
6. 林麗雲等(2014)。《資料好神,?說故事千百樣:資料新聞學開講》。台北市:允晨文化。
7. Hernandez, R. and J. Rue (2015). The principles of multimedia journalism: packaging digital news. Routledge.
8. 陳順孝(2013)。〈網路新聞敘事的實踐與反思〉。《傳播管理學刊》第14卷第1期,頁 1-21。
9. 李明哲(2013)。《多媒體互動新聞寫作:理論與實務(2版)》。北市:五南。
10. 陳雅惠(2014)。〈探索網路新聞敘事新方向〉。《新聞學研究》121: 127-166。
11. Owen, T. ,Pitt,F., Rath, R. A., and Milward,J.(2015).Virtual Reality Journalism.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. Online: http://www.cjr.org/tow_center_reports/virtual_reality_journalism.php

第十二週:做自己的新聞內容(2)-內容策展
1. 佐佐木俊尚著,郭菀琪譯(2012)。《策展的時代:「串聯」的資訊革命已經開始》。台北市:經濟新潮社。
2. Rosenbaum, S.著,黃貝玲譯(2012)。《為什麼搜尋將被淘汰:在內容被淹沒的網路世界,策展才是王道》。台北市:麥格爾希爾。
3. 陳順孝。(2011)。〈編輯群眾智慧:新聞網摘的敘事結構和編寫策略〉。收錄在輔仁大學傳播學院編《「媒介生態變遷衝擊下的創新、挑戰與社會參與」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》,頁255-283。新北市:輔仁大學傳播學院。
4. Gillmor, D. (2010). Mediactive. Online:http://mediactiv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10/12/mediactive_gillmor.pdf

第十三週:打造自己的新聞平台-紙本、網站到社群
1. Moore, A.著,Muki Wu譯(2013)。《WordPress七天速成班:打造吸睛的風格化網站與部落格》。台北市:松崗。
2. 傑森澤林提斯著,傅江,張茫茫譯(2014)。《用戶至上的數字媒體設計》。青年出版社。
延伸閱讀
3. 張約翰(2015)。〈智慧型行動載具、社群媒體興起後的另類媒體生存-《台灣立報》個案分析〉,《傳播研究與實踐》,5(1):129-155。

內部成本與外部行銷(第14~16週)
第十四週:媒體運作成本與營收
1. Ichikawa, Y., & Tsuji, M. (2016). Evaluating the Product Portfolio of NHK, the Japanese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er: A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Approach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Media Management, 18(2), 117-136.
2. Jarvis著,陳信宏譯(2016)。《媒體失效的年代》第三部〈模式〉,頁136-281。台北市:天下文化。
3. Osterwalder, A. & Pigneur, Y.著,尤傳莉譯(2012)。《獲利世代:自己動手,畫出你的商業模式》。台北市:早安財經文化。
延伸閱讀
4. 徐慧倫(2010)。〈前路漫漫:台灣報業的數位革命與發展:以《聯合報》、《中國時報》、《蘋果日報》、《自由時報》為例〉。台北市:台大新聞所碩士論文
5. 何楷平 (2014)。《社會企業型媒體之價值網絡研究-以《四方報》為例》。台北市:台師大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。
6. 張敏和(2014)。《社會企業型媒體運用社會資本之研究──以《四方報》為例》。台北市:台師大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。

第十五週:掌握閱聽行為-流量分析
1. B. Clifton著,安布思沛譯(2014)。《流量的祕密(三刷完整版)》。台北:巨思文化。
2. 張志峰 (2014)。〈 獨立媒體搜尋引擎最佳化之研究: 以《生命力新聞》為例〉。新北市:輔仁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。
延伸閱讀
3. 張約翰(2015)。〈智慧型行動載具、社群媒體興起後的另類媒體生存-《台灣立報》個案分析〉,《傳播研究與實踐》,5(1):129-155。
4. 創市際雙週刊第五十九期 (2016),網址:http://www.ixresearch.com/wp-content/uploads/report/InsightXplorer%20Biweekly%20Report_20160315.pdf

第十六週:社群經營與行銷-串聯粉絲∕開放編輯室
1. 胡元輝(2014)。〈更審議的公民,更開放的公共-公共新聞與公民新聞相互關係的思考〉,《新聞學研究》,(119):81-120。
2. Jarvis著,陳信宏譯(2016)。《媒體失效的年代》第一部〈關係〉,頁16-71。台北市:天下文化。
3. EBU Media Intelligence Service (2016). TRUST IN MEDIA 2016.Online:http://www.ebu.ch/files/live/sites/ebu/files/Publications/EBU-MIS%20-%20Trust%20in%20Media%202016.pdf
延伸閱讀
4. Li, Charlene周宜芳Bernoff, Josh.(2009)。《網客聖經 : 成功擄獲人心的社群媒體行銷》。臺北市:天下遠見。
5. 葉家瑜、黃馨儀、謝旻憲(2014)。〈成功臉書貼文的關鍵因素-以經營營利粉絲專頁為例〉,《圖文傳播藝術學報》,(2014):570-604。
6. 楊銘賢、吳濟聰、高慈薏(2013)。〈社會行銷與社群媒體之研究:認同突顯觀點〉,《輔仁管理評論》,20(1):41-61
7. G. Kawasaki & P. Fitzpatrick 著,江裕真譯(2015)。《社群媒體怎麼玩?打響個人與企業知名度的獨門秘訣》。台北:天下文化。
8. 戴瑞瑤(2014)。〈獨立媒體社群行銷溝通之研究:以《生命力新聞》為例〉。新北市:輔仁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。
9. 江裕真譯(2008)。《我們比我聰明》。台北:培生。(原書:Libert, B., & Spector, J. [2008]. We are smarter than me: How to unleash the power of crowds in your business. Upper Saddle River, N.J.: Wharton School Pub.)

第十七週:獨立記者之路?
1. White,K.(2015). Freelancing – Are you ready to go solo? Medical Writing,24(3),140-144.
2. Mathisen, B. R. (2016). Entrepreneurs and Idealists. Journalism Practice, 1-16.
3. 洪琇茜 (2015)。〈我就是品牌!獨立記者的個人品牌塑造〉。台北市:台大新聞所碩士論文。
4. 朱淑娟(2016)。《走一條人少的路》第一部「獨立記者、環境報導/獨立之路」,頁10-139。台北:天下文化。
5. M. Kramer & W. Call編,王宇光等譯(2015)。《哈佛非虛構寫作課:怎樣講好一個故事》。北京:中國文史出版社。
延伸閱讀
6. 孫積祥 (2015)。〈廣播主持人的自由工作之路-脫離不遠離電臺的組合式工作初探〉。新北市: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7. 郭姵君(2010)。〈從組織雇員到獨立記者:三位新聞工作者的專業意理形塑與實踐〉。台北市: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8. 許麗珍(2009)。〈從媒介生態更迭中再出發-八位記者的流浪紀實〉。台北市: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
第十八週:生態共榮:分進合擊互利?
1. Edmonds, R. & Mitchell, A.(2014). Journalism Partnerships: A New Era of Interest. PEW RESEARCH CENTER. Online: http://www.journalism.org/2014/12/04/journalism-partnerships/
2. 黃玉珍、魏錫鈴、洪村明(2009)。《A-Team逆轉勝:台灣自行車傳奇》。台北市:經濟日報。
3. 陳順孝(2014)。〈記者獨立之路:臺灣獨立記者的維生策略與互助機制〉。《傳播研究與實踐》4卷2期,頁25-54,2014年07月 
課程要求
待補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待補 
參考書目
待補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